校監分享:
校監分享01 | 校監分享02 |
校監分享02:孺慕
我在很久以前已聽過「孺慕」這個詞,卻一直沒有深思過它的含義,直到母親去世,我才漸漸明白到這種真實而逼切的感受。
母親在十多年前的除夕離開人世。想起她受疾病折磨的痛苦,我以堅強掩蓋悲傷,對自己說:「也許對她是個解脫」,以此克服傷痛。相信天主後,每當想起母親,我便祈禱,使心情平復下來。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我的生活好像也回復正常。直到約一星期後,兒子得了鋼琴大獎,我開心極了,想也不想,拿起電話,撥了母親的號碼,耳筒傳來的不是她溫和的聲音,而是長鳴⋯⋯忽地,我想起母親已經不在,我再也沒法和她分享快樂的日常,眼淚無法歇止地滾下面龐。
小時候,由於父親需輪班工作,母親很多時都讓我和她同睡,也許因為擔心體弱怕黑的我,也許是她覺得寂寥。和母親在一起,我總是睡得特別香甜,回想起來,這是我對母親的依戀。
那次以後,我間中仍然想撥打母親的手機號碼,但按了幾個數字,便又放下電話。我不再因那長鳴而涕淚漣漣,只是腦海浮現的號碼和音容,仍令我惆悵不已。後來,我終於不再撥打這號碼了,甚至有意或無意地忘記了它,對母親的想念卻總是無法消散。
銅鑼灣希慎道的一所酒家附近有一家圍巾店,我從前曾光顧過,但印象不深。母親過世後,我有天路過,忽發其想,便入店看看。那天老板娘剛好在店,微笑着和我打招呼,那一刻我看得痴了,她的笑容和母親竟有七分相似,再看看那和善的眼神,和母親看我的尤其相像。從此,我常常特意行經這店,買下不少圍巾,只為了與慈和的她聊上幾句。疫情期間,市道低迷,我祈願小店能撐下去,讓我能多看一眼。
我知道本港有位甘草演員——羅蘭,從前沒甚留意她的作品,只耳聞她的名字。直至有天在電視上看到她,那眉梢眼角,像極了母親,從此我常常希望看到她的演出,甚至默默地祝禱她能健康無恙,好讓我多看她的演出。
忽然,「孺慕」這兩字出現在我的腦海中,其本意是指幼童愛慕父母之情。年輕的我,不喜歡也不懂得和老人相處。我忘了自己也會老去,總覺得老人有一股味兒,人叫「老人除」,他們頭髮稀疏,面上佈着縱橫交錯的皺紋和老人斑,好像永遠藏着污垢。就算是對最親近的母親,我的愛也是祕而不宣,從不掛在嘴邊,我也很少像小時候那樣拖着她的手,或依偎在她懷裏撒嬌。我萬分後悔,想着將來在天國再相遇時,我一定要緊緊地拖着她的手,一頭鑽進她的懷裏,把她離開後我遇到的所有事,絮絮地告訴她,更要告訴她我愛她。
我想這就是「孺慕」吧!孩子怎會不愛自己的父母呢?只是我們曾把愛藏在心裏,希望大家多表達對父母的愛意,不要像我這樣,到了親人離開後才深思和感受到無奈和傷感。
校監分享01:為甚麼要養兒育女 「攞苦嚟辛」?
當父母真的不容易,新手父母對着磨人的寶寶更是疲累。自從兒子出生,在每一個夜闌人靜的晚上,好不容易哄得寶寶入睡後,我總會問自己為甚麼要「攞苦嚟辛」?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想法呢?
當家長很辛苦。每晚下班後,回家第一件事便是接手咿咿呀呀的「粉團」,好讓菲傭姐姐騰出時間煮飯去。吃飯也不安樂,一隻手抱着扭動着的孩兒,一隻手急忙把飯菜送進嘴巴,狼吞虎嚥,避免影響懷抱中的寶寶。當父母後,思慮增多。兒子出世前,我只要他健康健全便滿足了!兒子出生後,便為他幼稚園入學、小一入學、中學派位、會考、選大學,一一煩惱;好不容易大學畢業了,又擔心他能否找到好工作、好伴侶,層層關卡,一步一驚心!當父母後,人生的優次不再是自己。從前自己自由自在,說話行為,亳無顧忌,和朋友聚會,不設時限!做父母後,謹言慎行,唯恐「教壞細路」。從前賺錢,只為個人享樂,購買心愛物品、旅行;現在用來給孩子讀興趣班、學樂器……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現在兒女長大了,人生的閱歷多了,再回首,我才細味到,能成為父母絕對是上主的恩賜,尤其是對並不完美的我而言,成為父母令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我是家中老么,又因少時體弱,父母對我既疼愛又縱容,寵得我成了家中的「小霸王」,欺負兄姊不在話下。分享食物時,總是哭鬧着要霸佔份量最多最大的;上學時,嬌氣地要姐姐幫我背書包;哥哥得罪了我,便會想方設法地報復回來。有一次,我把白花油滴在金魚缸內,使他心愛的魚兒千古長眠。回想起種種頑皮劣行,實在罄竹難書,令人汗顏,但當時我卻常常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好醒」,只要維持優異成績,父母怎會管束我呢!
長大後,從交往到結婚,我以同樣態度對待伴侶,繼續恃寵生嬌。直到兒女出生後,我才發現自己是何等渺小,因為我把兒女的生命看得比自己重要!小時候,魚面頰肉和雞腿,只有我能享用;現在,美食總是先出現在兒子、女兒的碗裏。他們的快樂、未來比我的重要。我也學會謙卑,虛心地請教別人怎樣選校、怎樣教育兒女等等。漸漸地,我也會「推子女及人」,對待他人也學會體諒和寛和。
所以在我看來,養兒育女令人變得成熟、美好,在此共勉之!
邱國麗校監
. 我很高興能擔任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的新任校監。我在香港大學修讀英文及日文,其後獲得位於英國的Institute of Linguists (現名為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Linguists (CIOL) )頒發Diploma in Translation (DipTrans) (Level 7 – the gold standard Master,s level qualification)。在畢業後,我曾擔任教師三年,其後一直於教育局擔任教育行政工作,直至退休。在教育局任職期間,工作範疇包括地區學校行政、學位分配、優質教育基金、輔導及生涯規劃、家校合作及家長教育,以及優質學前教育等。
It has been an honour to become the Supervisor of Tai Kok Tsui Catholic Primary School (Hoi Fan Road). I studied English and Japanese i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fter graduation, I obtained the Diploma in Translation (DipTrans) (Level 7 – the gold standard Master’s level qualification). I worked as a teacher for three years before switching to work as an education administrator in the Education Bureau until my retirement. I worked in various aspects in education, such as Region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School Places Allo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Fund, Career and Guidance, Home-school Cooperation and Quality Kindergarten Education, etc.
.
. 我希望能以過往的工作經驗,特別是在語文教育、家校合作和家長教育方面,能稱職地做好校監的工作,與校長、全體教職員、家長及學生攜手同心,讓大角嘴天主教小學(海帆道)能在無涯的學海上,揚帆遠逸,成就斐然!
Taking advantage of my past working experiences, especially in language education, home-school cooperation and parent education, I hope that I can perform the duties of a school supervisor well. I will work hand in hand with the Principal, all teaching and non-teaching staff, parents and student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TKTCPSHFR!
.
註:我將於學校網頁定時和大家分享作為家長及教育工作者的體會和經驗,請各位參考及指正。
Note : I am pleased to let you know that I would like to share my inspiration and experiences as a parent and educator with you on the school website at regular intervals.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support!
2024年9月
張秀文校監
2013年2月
癸巳蛇年伊始,祝大家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我自本學年接受香港天主教教區委任,接替前校監陸達初神父的工作,成為「大天海帆」家庭的一分子,與梁綺媚校長和整個教職員隊伍忠誠合作,為了學校的發展、學生的培育而共同努力,我深感榮幸,更感到任重而道遠。作為現任的校監,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承」與「傳」的重要。
「大天海帆」是區內有名氣、深受家長和區內人士歡迎的天主教學校。自2000年遷入現在的校舍,12年來,在陸神父和前任麥惠貞校長的卓越、專業領導下,學校成為一個富動力、不斷求進步、充滿愛心的團體。學校與社區、家長、校友和其他學校及專上教育界保持良好的聯繫。學校重視教師的專業成長,使他們有不少互相交流的機會,藉以裝備自已,俾能面對新的轉變和挑戰。老師們關愛學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豐富多姿的學習環境,並且悉心教學,願景是每一名學生都能達致全人發展。
在過去的日子裡,「大天海帆」的學生都是虛心受教,勤學有禮,他們在學業和課外活動都有超卓表現,這就是「大天海帆」的優良傳統。對於這些優點,我們不能視為偶然、或理所當然的,因為這一切都是學校所有持分者多年努力的成果。為此,我們感恩,更要感謝天主的祝福、帶領和眷顧。我們不但要把這些優點承傳,更要攜手協力,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素質,為他們提供更豐盛、更有意義的學習經歷,好使他們在成長路上,勇於接受知識型社會的挑戰!
今天的小學生,就是將來的年青人,我們盼望他們成為未來的社會領袖。為此,我們必須清楚廿一世紀年青人要具備的素質,這樣我們才能確立教育方向、培養學生成材。這些素質包括「追求真理、獨立思考;關愛社會、重視生命;懂得溝通、善於表達;無懼挫折、敢於抗逆」。要培養學生成為優秀人材,我們每一位持分者都要投入和努力。家長和老師要通力合作,才能有助學生整體身心成長,發掘他們的潛能、天分和興趣。而同學們要各盡本分,努力學習,與時並進,才會學有所成。
同學們一定熟悉「學校是個大家庭」這句說話,但我要說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是因著天主的愛而受造;天主賜給我們同的神恩和能力,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有著獨特的氣質和精神面貌。但另一方面,我們在基督內又好比一個身體內的各個肢體,例如眼睛、耳朶、頭、手和腳。我們的關係密切、互相依賴,因此大家應該和平共處、互相接納、尊重和愛護。保祿宗徒在格林多前書給了我們一個很生動的比喻:『如今肢體雖多,身體卻是一個。眼不能對手說:「我不需要你」;同樣頭也不能對脚說:「我不需要你們」。』(格前:12:21-22) 。
我期望「大天海帆」每位同學都能緊記校訓:「博學多識,仁而愛人」,積極學習,並且能時常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培養忍耐,實踐寬恕,對身邊的人、特別是有需要的人要仁慈、關懷和憐憫。這樣我們當能充分發揮「仁而愛人」的精神,成為地上的「鹽」和世界的「光」,為我們的家庭、學校、社會、甚至全人類作出貢獻!
陸達初神父
曾慶森神父
張志誠神父
楊靖文神父
覃文華神父